为什么要对法定退休年龄进行调整?人社部回应
中国网财经9月13日讯 9月13日下午,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举行新闻发布会。围绕“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”,邀请五位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新闻发布会,并回答记者提问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
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
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(中国网 董宁 摄)
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
以下为文字实录
记者:我国法定退休年龄已经实施了70多年,为什么要进行调整?
王晓萍:大家知道,目前,我国法定退休年龄是男职工60周岁、女职工55周岁或50周岁,这是上世纪50年代初确定的。70多年来,我国经济社会和人口结构已经发生重大变化,劳动者需求日趋多元,需要对法定退休年龄进行调整。主要有这样一些考虑:
一是有助于促进人力资源开发利用。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经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40岁左右,提高到目前的78.6岁。同时,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改革开放初期的8年,增加到目前的14年,参加工作的起始年龄普遍后移。延迟法定退休年龄,可以更好地释放人力资源红利。
二是有助于增加劳动力有效供给。2023年,我国60岁以上人口2.97亿人,占总人口比重21.1%;65岁以上人口超过2.17亿人,占比15.4%,老龄化趋势明显。与此同时,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从2012年起持续下降,年均减少300万人以上,未来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还将进一步降低。延迟法定退休年龄,能够减缓劳动年龄人口下降趋势,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。
三是有助于满足劳动者工作生活安排的多样化需要。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,劳动条件的不断改善,劳动者对退休时间的早晚有不同的诉求,希望有一些弹性、多一些选择,现行的退休年龄政策有必要相应作出调整。
(责任编辑:张紫祎)推荐阅读: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xx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